关于开展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专题工作坊的通知

来源:教务处
作者:焦海秀
责任编辑:焦海秀
日期:2025/10/22 08:58
浏览次数:15

关于开展AI赋能教学与智慧课程建设专题

工作坊的通知

教育是国之大计,教师是立教之本。为深入落实教育部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》《人工智能+教育专项行动》等文件要求,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,学院致力于培养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队伍,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与信息化应用能力。本方案立足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,以高阶教学能力为核心、AI深度赋能为抓手、跨学科创新为路径,帮助教师掌握AI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能力,建设智慧课程,推动课堂革命,助力教师成为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者与先行者。

一、培训目标

1.提升教师的AI技术应用能力:通过系统的培训,使教师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,能够将AI工具有效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,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。

2.培育跨学科创新教学能力:鼓励教师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实践,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,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,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。

3.构建智慧课堂与教学改革实践:通过培训,指导教师设计和实施智慧课堂,利用数字化资源和智能化工具促进教学互动与个性化学习,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。

二、培训对象

学院优质课程及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负责人、教研室主任、申报智慧课程的核心骨干教师等

参会人数安排如下:信息工程学院20人、人文学院15人、经济管理学院10人、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10人、工程技术学院10人、马克思主义学院3人。

三、培训时间

2025年10月30日-31日,线下2天

四、培训地点

行政楼三楼会议室

五、培训方式

该培训包含训前准备、专题讲座、实操带练、展示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,理论学习与实操演练交替进行,使参训教师快速了解智慧课程的建设流程与要点,学习课程建设与应用方法,提升课程建设水平。

六、培训安排

授课时间

内容

10月30日 900—1200

主题一:数智赋能的智慧课程建设与教学新范式探索

专家:曹东铭

1.数智赋能智慧课程建设与教学新范式探索

2.基于AI的智慧环境创建与应用实操工作坊

1)课程AI知识库创建与训练

2)AI助力建课、教学、评价与精准反馈

3)个性化智能体设计与应用

4)自建AI实践智能体

10月30日 14:00—17:30

主题二:课程图谱在教学竞赛中的应用

专家:曹东铭

混合式教学大赛中智慧课程经典案例分享

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智慧课程经典案例分享

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智慧课程经典案例分享

10月31日 900—1200

主题三:AIGC技术驱动下的智能化备课、资源开发及教学评价设计与实施

专家:李样生

1. AIGC驱动的备课新范式

(1) AIGC赋能的内容创作:从文本、图像到视频;

(2) 可视化教案与课件生成。

2. 智启未来:AI技术重构教育生态的深度实践

(1) 本土AI教育解决方案深度解析与实践:学科知识图谱构建与备课效率革命、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与学情诊断、教学视频智能萃取与知识晶元生成、MarxAI课程思政智能矩阵:又红又专地输出中国价值观。

(2) 数字人教师工坊:5分钟打造高互动性智慧课堂、带数字人的简易课件生成。

10月31日 13:30—15:30

3. AI赋能教学互动及教学评价设计与实施

(1)AI赋能AR、VR动画快速开发;

(2)教学创意导入、跨学科教学设计

(3)AI时代教学评价的设计;

(4)AI赋能教学评价的实施;

(5)引导学生在教学评价中合理使用AI。

4. 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生态智慧课程——以AI+创新创业课程为例

1)课程骨架搭建与资源建设——“让你的课程有章可循”

2)教学活动设计——“让课堂活起来”

3)评价与数据驱动——“让教学有的放矢”

5. 个人或小组设计作业,并展示交流。

前置作业:【在超星平台已建课的老师,无需进行前置作业】在超星平台建一门课,至少有一个章节的大纲,包含一个视频(5分钟以上),一个PPT,一个Word或PDF,用作演练操作的素材。

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超星一平三端网络教学平台网址ndgy.fanya.chaoxing.com

七、相关要求

1.请各二级学院于2025年10月24日(周五)下班前将参会名单(指定一名会议负责人)报教务处焦海秀,并提醒参会教师自带笔记本电脑。

2.二级学院提醒参会人员提前10分钟签到,并对号入座,会议期间手机置于振动或关闭状态。

附件1:主讲专家简介

附件2:座位安排表

教务处

2025年10月21日

附件1:

主讲专家简介

李样生,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教授,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。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江西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竞赛委员会秘书长。超星智慧教学研究院特聘专家。国家一流课程和全国高校教师数智教育创新大赛评审专家。国际象棋国家级教练、国家一级裁判。

国家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负责人,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主要创建人之一。江西省高水平教学团队负责人,宝钢全国优秀教师、教育部“智慧教学之星”、江西省金牌教授(教学名师)、江西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;南昌大学首届十大“教学标兵”、南昌大学第二届立德树人标兵,南昌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卓越教师奖获得者。

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教育及科研课题20余项,主编教材4部,参编教材3部,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、发明专利2项。获国家一流课程3门,省级一流课程6门,省级虚拟仿真课程2门,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奖项3门次。江西省高校多媒体课件奖项4门次,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、2021年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江西赛区正高组一等奖第1名、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部属高校正高组三等奖,第二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全国大赛一等奖。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奖100余项。

为省内外百余所高校开展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、智慧教学、混合式教学、一流课程建设、课程思政等讲座百余场。

曹冬铭,超星集团主编,超星集团江西分公司课程运行总监,iSlide官方认证讲师,负责课程建设和信息化相关培训700余场,连续4年参与江西省多个国培项目授课、参与3个省级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,负责1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制作,30余门国家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、26门职业院校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300余门省级一流课程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、优质课程的申报与运营支持,32个教学创新大赛省国获奖作品支持,参与3项省级重点课题和1门省级优质课程,担任过上饶、抚州、宜春、新余等市区教学技能大赛评委,参与多个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省赛和国赛作品支持。



0条评论
版权所有:@南昌大学共青学院(2009-2024)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网络信息中心 制作维护
地址:共青城市南湖大道465号 电话:07924342912
备案/许可证编号:赣ICP备10001702